第18章
“所以,大伯父當(dāng)年分去的銀錢需先還回來,充入公賬,然后我們再分家,這是我們讓出家主之位的條件?!苯[說著,看向老者詢問:“兩位曾太叔公,這要求不過分吧?!?/p>
兩人互視一眼,皆點了頭,略瘦一些的老翁撫了撫白須:“嗯,理該如此?!?/p>
余道遠原本還舍不得銀子,但一想到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狠,還是咬咬牙同意了:“好,我這就派人回去取。當(dāng)初我分得三百兩,母親,這個數(shù)不錯吧。”
崔太夫人冷哼了一聲,快速地?fù)軇又种械姆鹬椋ο乱痪淅浔脑挘骸安诲e。”
姜隱看了崔太夫人一眼,點點頭:“那好,就三百兩,芳云,派人隨同去取。”
芳云快步到了祠堂門口,喚來早就候在那里的仆人去余道遠家中取銀子。
“好,那接下來就分家吧?!?/p>
姜隱環(huán)顧眾人一圈,向兩老者行了一禮,說道,“祖母年事已高,雖育有三子,也怕拖累兒子,所以余家家產(chǎn)分作四分,祖母及三個兒子各一份,曾太叔公,我這般分可公正?!?/p>
“嗯,曾孫媳婦說得在理,你公婆不在了,但兩位叔伯還在,按理該由他們贍養(yǎng)你祖母,但若給她留一份,那她愿意去哪里住,都自在?!?/p>
老者說著,看向余道遠:“遠哥兒,我覺得這樣分很公道,你可同意?!?/p>
余道遠一琢磨,心道分母親一份也好,她若想到自己那里住,他大可收了她的那份家產(chǎn),若是不愿,自己也不必伺候她,等她百年之后,自己多少還能從她那里再分得一些。
他稍加沉吟,看了一旁的兒子女兒一眼,見他們雙眼放光地看著自己,于是點了頭:“我也覺得這樣分很好,我同意?!?/p>
姜隱等的就是這句話,于是上前從一旁的桌上取過厚厚的一摞賬冊,捧到了老者跟前。
“昨夜我整理了大半夜,才將余府這幾年的進項和支出整理清楚,每一筆都有記賬,請曾太叔公做個見證。”
兩位老者接過冊子,瞇著眼分別看了起來。
對面的余道遠有些坐立不安,急切地想知道自己能分到多少,心里已經(jīng)在盤算要在京郊再置辦五十畝水田,再買座大一些的宅子。
“唉,不容易啊,這些年辛苦安哥兒了?!边^了好一會兒,略瘦的老者長嘆了口氣,將手中的單子遞向余道遠,“遠哥兒,這是你該得的家產(chǎn)單子,拿去吧?!?/p>
余道遠立刻起身沖到老者跟前,一把搶過單子,一邊看著往回走,一邊止不住地笑出了聲。
姜隱冷笑一聲,轉(zhuǎn)頭捧過筆墨至老者跟前:“我已擬好契結(jié)書,上頭也將各自所分的家產(chǎn)寫得清楚明白,還請曾太叔公們在上頭簽字為證?!?/p>
老者應(yīng)聲,提筆落下,待另一個正要簽字時,余道遠驚呼一聲:“錯了,這單子寫錯了?!?/p>
他反反復(fù)復(fù)上上下下地看了兩遍,最上面寫的是他能分得的器具物件,什么床榻,被褥,甚至還有鍋碗瓢盆,到了最后,才看到銀錢數(shù)量,上頭赫然寫著他還要貼補余佑安六百兩。
“沒有錯啊,賬冊上記得清清楚楚,我連大伯父還回來的三百兩也抵扣進去了,寫完后還核了兩遍,大伯父若不信,不妨請了自家賬房先生來核算?!?/p>
姜隱瞥了他一眼,倒也不催著另一位老者簽字。
余佑蕓一聽父親還要再掏出六百兩,臉色都變了,她家本也不富裕,又在夫家人跟前充家世,時不時還得跟母親要銀子貼補。
據(jù)她所知,家里的存銀估摸著不到兩千兩,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打余家的主意啊。
怎么就算出這六百兩來的。
余佑安將茶盞擱在桌上,目光再次落到了姜隱身上,眼角慢慢地蘊上了一絲笑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