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口鮮血噴涌而出。
這段內(nèi)容涉及徐福的黑暗過往,是他極力回避的記憶,如今卻暴露在九州眾人面前,場面尷尬至極。
可以想象,接下來徐福面臨的恐怕是武無敵的進(jìn)一步打壓。
“為何金榜要曝光這些?”
帝釋天忍不住怒吼。
任他如何咆哮,光幕毫無反應(yīng)。
九州各地的人們也議論紛紛。
“沒想到過去的武者中有如此驚才絕艷的人物。”
“竟能壓制徐福千年,真是不可思議?!?/p>
“可惜這位武道巔峰的強(qiáng)者似乎未能安臨。”
“若是能上榜,至少已有千年的傳承?!?/p>
“傳說不過三百年,這位前輩怕是早已仙逝?!?/p>
徐福陰險狡詐的性格本就遭人厭棄,如今被武無敵徹底壓制,更讓人心生快意,紛紛為武無敵喝彩。
武道失衡后的徐福,性格發(fā)生巨變,對權(quán)勢和玩樂失去興趣,甚至不敢再提復(fù)仇之事。
他原以為自己能在世間稱雄,卻不料屢屢碰壁。
心性改變后,徐福逐漸退居幕后,建立了一股隱秘勢力,改名為帝釋天。
之所以取這個名字,源于他從一本佛門古籍中看到這個稱呼。
帝釋天是佛教中的十二天王之一,帶有神明之意。
這表明雖然徐福的心境變了,但他的野心依舊未減。
或許對他來說,安臨便是唯一的慰藉,畢竟武無敵顯然無法做到永生。
【一夜之間,徐福消失,唯有天門之主帝釋天存世】
“原來天門與帝釋天的起源是這樣的。”
“早前聽說以徐福之名便知有轉(zhuǎn)折。”
“徐福這心態(tài)也太過脆弱了吧?!?/p>
此前張君寶與張三瘋都經(jīng)歷過類似的名字變換,九州之人皆知徐福即是帝釋天。
名字的變化自然會經(jīng)歷一段過程。
其中必有緣由。
但他們從未料到是如此情況。
從光幕中可以看出一件事。
帝釋天無論在修為還是其他方面,包括鳳凰血脈,都遠(yuǎn)超武無敵。
畢竟武無敵除了自創(chuàng)的十強(qiáng)武道外,似乎并無太多亮點。
理論上,若是一旦拼命,最終犧牲的定是武無敵。
然而帝釋天卻選擇了退避。
顯然,在生死關(guān)頭,帝釋天也無法保持鎮(zhèn)定。
加之兩人從未真正交鋒。
即便已成為武林盟主,但憑借天人之境,他每一次戰(zhàn)斗都是以絕對優(yōu)勢取勝。
從未有過勢均力敵的局面。
經(jīng)過一兩百年的等待,帝釋天暗中打探武無敵的消息。
得知對方已故,他才松了一口氣。
即便是旁觀者也對帝釋天的行為搖頭嘆息。
這種恐懼未免太過夸張。
不僅如此,帝釋天不僅懼怕武無敵。
后來,天門招收了許多弟子,開始遍查九州。
只要發(fā)現(xiàn)有潛力的大宗師,一律遭到天門的殺害。
可以說,幾乎所有具備神話境界潛質(zhì)的天才都被無情抹殺。
這些天才大多出身于大型勢力或家族。
畢竟普通天才若無后臺支持,要迅速成長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通常,帝釋天只針對四十歲以下的大宗師下手。
這些大宗師潛力顯然都很不錯。
有望繼續(xù)突破。
當(dāng)然,話說回來,即使四十歲以下達(dá)到大宗師境界,想邁入天人之境也絕非易事。
“寧可錯殺,不可放過?!?/p>
帝釋天毫不猶豫地執(zhí)行著這條原則。
“難怪我教歷史上有一位天驕隕落,真是可惜。”
“現(xiàn)在看來,全都是這個帝釋天的責(zé)任!”
“道、佛、魔三教,幾乎都有天驕在他手上折戟沉沙?!?/p>
各種議論聲此起彼伏,語氣中充滿憤怒。
畢竟不斷涌現(xiàn)天驕,標(biāo)志著一個勢力的興旺與活力。
結(jié)果卻遭遇如此下場,怎能甘心?
尤其是佛門,在任何一個武林江湖中,都是備受矚目的存在。
相比之下,道門的情況稍好一些。
主要是因為道門行事低調(diào)。
一旦有實力,通常不會輕易顯露。
因此,佛門對帝釋天可謂恨之入骨。
甚至說,用這個名字都讓佛門感到被冒犯了。
“并非如此,向雨田之流實則在帝釋天之后。”
“難道帝釋天未受針對?”
“此事頗有些難以理解。”
不久后,更多疑問浮現(xiàn)。
畢竟帝釋天怎會輕易放過這些人?
但隨著光幕的變化,眾人逐漸明了。
心性巨變后的帝釋天,再次投身于武道追求。
道理顯而易見,若他實力足夠,絕不會敗于武無敵。
從這點看,帝釋天的判斷并無偏差。
然而,當(dāng)他邁入神話圓滿境界后,
鳳凰血的功效幾近枯竭,
圣心訣也已達(dá)巔峰,難以再有寸進(jìn)。
可以說,帝釋天的修為已觸及瓶頸。
即便如此,能達(dá)此境界,亦屬難得。
回顧帝釋天的過往歷程,
憑借安臨優(yōu)勢,突破之路未曾費(fèi)力。
境界停滯的帝釋天,第一反應(yīng)便是借助外物破關(guān)。
無奈之前便是這般突破的。
如今的他,欲自行突破卻無此能力。
于是,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海外。
畢竟鳳凰本就來自海外,
或許那里還有其他神獸也未可知。
天門悄然將目光轉(zhuǎn)向海外。
不得不說,帝釋天確實走運(yùn)。
先前遇鳳凰已是意外,這次更是令人震驚。
天門耗費(fèi)百年光陰,竟又尋得一頭神龍。
帝釋天眼中閃過異彩。
“若我吞下此龍……”
“定可更進(jìn)一步。”
帝釋天興奮地率領(lǐng)天門高手圍剿神龍。
可惜,這神龍非彼鳳凰可比。
其實力極為強(qiáng)悍。
即便帝釋天已達(dá)神話圓滿,亦受傷不輕。
“屠龍需神兵利器,還需多位神話強(qiáng)者相助?!?/p>
“不可再獵殺九州俊彥?!?/p>
帝釋天頓時醒悟。
“帝釋天運(yùn)氣當(dāng)真不俗?!?/p>
“竟能再遇神獸?!?/p>
“許多人耗盡一生也無緣得見神獸?!?/p>
“原來帝釋天并非慈悲為懷,而是別有所圖?!?/p>
“這可是真龍啊,鳳凰已令人大驚,如今更是真龍!”
神龍現(xiàn)世,九州震動。
眾人方知,世間還有如此奇觀。
海外竟有此等神獸,令人意想不到。
鳳凰血可安臨,神龍想必亦然。
眼下看來,帝釋天似乎還未開始屠龍之舉,神龍應(yīng)當(dāng)仍在。
眾人紛紛猜測神龍的藏身之處。
“帝釋天若出海,我們能否分得些許機(jī)緣?”
哪怕僅得一滴龍血,或許也能延壽數(shù)年。
九州武者為此沸騰,皆欲出海探尋。
尤其是各大勢力、世家及王朝,天門能做到的事,他們自然也能。
咸陽宮內(nèi),嬴政下令加緊搜尋天門位置,并派遣更多人手出海找尋神獸。
嬴氏一族深受帝釋天之害,早已對其懷恨在心。
而帝釋天以假方士起家,更讓嬴政對其厭惡至極。
諸國情形大致相同,雖早有吩咐,但此次不同往常,無論如何重視都不為過。
畢竟海外神獸數(shù)量豈止一頭,且神龍目前顯然存活。
若能找到神龍所在,即便帝釋天先行一步,他們亦有機(jī)會分得一份。
大秦天門中,帝釋天得知消息后震怒。
“金榜莫不是有意與我作對?”
此前他還稍有信心,不曾想九州竟隱匿如此多強(qiáng)者,尤其是一些晚年才成的神話高手,如南華老仙之流。
張三豐在成為大宗師后,徑直前往真武傳承地。
當(dāng)他再次現(xiàn)身時,世間已無人記得他的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