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我拖著紙箱,走出傾注了我五年心血的寫字樓。
這時手機響了,是一個陌生的號碼。
“請問是沈疏影女士嗎?我是量子躍遷的法務(wù)總監(jiān),我姓李?!?/p>
量子躍遷?
我們公司的頭號競爭對手?
掛了電話,我沒有立刻回復(fù)他們。
我走到書房,從一個極其隱秘的角落里取出了一個加密硬盤。
連接電腦,輸入一串長達三十六位的復(fù)雜密碼。
硬盤解鎖,一個名為【星塵項目追蹤報告機密】的文件夾靜靜地躺在那里。
這里面,是我三個月來的心血。
沒錯,早在蘇茉晴空降之前,我就盯上了這個所謂的【天才開源項目】。
我大學(xué)輔修過信息安全,對這種突然爆火、背景成謎的技術(shù)框架,有著職業(yè)性的警惕。
我花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,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蛛絲馬跡中追蹤星塵的源頭。
我點開文件夾。
里面是長達三個月的追蹤記錄,有IP地址溯源,有代碼提交者身份偽裝分析,還有數(shù)不清的論壇匿名發(fā)言截圖。
里面的人,用代號討論著一個計劃。
一個利用3.0的法律病毒,設(shè)下開源陷阱,來絞殺競爭對手的計劃。
他們給這個計劃,起了一個代號,叫“美人魚”。
而他們選中的“美人魚”,就是即將空降到我們公司的海歸精英,蘇茉晴。
他們還揚揚得意地描述,這個陷阱的3.0許可證就像一顆法律病毒,一旦有公司上鉤,將核心產(chǎn)品與之綁定,就要面臨要么徹底開源,要么賠付天價違約金的絕境。
而他們的最終目的,就是以極低的成本收購那家被病毒感染后瀕臨破產(chǎn)的公司,從而獲得其全部技術(shù)和用戶數(shù)據(jù)。
我當時還天真地以為,只要我攔住,就能保護公司的核心資產(chǎn)。
我點開最后的分析報告。
我發(fā)現(xiàn),蘇茉晴這位所謂的MIT大牛,在海外的履歷中,有一段與量子躍遷某位高管的密切交集。
而謝臨風,為了討好她,為了所謂的融資,竟然連最基本的背景調(diào)查都放棄了!
他簡直是愚蠢!
我連夜整理好所有證據(jù),隨后撥通了量子躍遷李總監(jiān)的電話。
“李總監(jiān),我想,我們有共同的敵人,或許可以談?wù)劇!?/p>
電話那頭傳來一聲輕笑。
“沈小姐,我們等你這個電話,已經(jīng)很久了。”
掛掉電話,我給公司董事會的所有成員,以及CEO王總,發(fā)了一封匿名郵件。
郵件的最后,我附上了一句話。
“屆時,我將公布所有證據(jù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