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帝辛開口,百官立馬停止了爭吵,九間殿上頓時鴉雀無聲。
看著乖巧的百官和諸侯們,帝辛明白事態(tài)還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商蓉、比干、杜元銑、梅柏等一眾老臣還在,姜皇后還沒死,武成王黃飛虎也還沒反出朝歌。
原身雖然開啟了殷商的死亡倒計時,可還沒來得及霍霍殷商的班底。
一切大有可為。
“宣姬昌、崇侯虎、蘇護三人!”
西伯侯姬昌,被世人奉為大圣賢。
據說生有四乳的圣人相。
為西方二百鎮(zhèn)諸侯之伯長,故稱西伯侯。
帝辛倒是想看看他是否真如傳說中的能算盡天下事。
午門官得令后,喝了一聲“諾”,起身走出大殿。
剛出九間殿就大喊道:
“陛下有旨,宣西伯侯姬昌,北伯侯崇侯虎及反賊蘇護,上殿覲見!”
廣場上金甲侍衛(wèi)聞聲,就一個接一個喊了起來,一直傳到午門去。
九間殿位于皇宮中軸線,坐在龍椅上的帝辛正好將九間殿外的廣場盡收眼底。
沒多久,三道身影就出現(xiàn)在帝辛視線中。
由遠而近,直到立于堂下,兩人抱拳鞠躬,一人雙膝跪地。
“臣姬昌,拜見陛下!”
“臣崇侯虎,拜見陛下!”
“罪臣蘇護,拜見陛下!”
兩個中年人,一個須發(fā)皆白的老頭,帝辛的目光第一時間落在姬昌身上。
不同于跪在地上也目不斜視地看著自己的蘇護,這個姬昌頗有菩薩低眉的姿態(tài),似有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。
“若是現(xiàn)在就殺了姬昌,那西周是否還能建立呢?”
帝辛心中思索起這個問題來。
原身開啟死亡倒計時后,來不及霍霍的不僅是殷商的班底,還有這擁有倒拽九牛、托梁換柱之神勇的身體。
帝辛相信,如果他愿意,一人一劍就可以殺了姬昌,順帶將殿內的八十一位諸侯一并銷戶。
再趁著西岐沒反應過來,御駕親征攻入西岐將姬昌一家老小一網打盡。
只是?
沒了西周明主,是否又會出現(xiàn)一個東周明主、南周明主、北周明主呢?
人族只是棋子,是天道圣人們渡過封神量劫的替身。
商周大戰(zhàn)則是維護諸神霸權,消滅人族崛起苗頭的手段。
與其讓敵人處于未知之中,不如保持敵在明我在暗的優(yōu)勢。
“兩位愛卿免禮!”
“謝陛下!”
姬昌和崇侯虎二人退至一旁,帝辛則開始打量起蘇護來。
總感覺其眼神中有著不屬于這個時代的清澈,當朝人皇要娶你女兒你不樂意。
說造反就造反,一點都不帶猶豫的,就連北境二百鎮(zhèn)諸侯之首的崇侯虎都兵敗冀州。
可最后呢?
西伯侯姬昌三言兩語下,就乖乖投降了,也愿意將蘇妲己送進宮中。
堂堂冀州侯。
造了一次反,啥好處沒有得到,還落了一個反賊的名頭,女兒也沒保住。
圖個什么?
早知如此何必當初!
有時候帝辛在想,蘇護造反是不是跟姬昌串通好的?
主要是整件事中,蘇護落了個反賊名聲,女兒也沒了;
崇侯虎堂堂北伯侯被蘇護打個落花流水,落了個無能的名聲;
而帝辛逼迫臣子造反,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一個昏君;
唯獨只有姬昌收獲了一個好名聲。
說不是姬昌跟蘇護串通的,帝辛都有點不相信,主要是蘇護投降的有點出人意料。
“蘇護,你可知罪?”
“臣,知罪?!?/p>
面對帝辛的問話,蘇護很坦蕩。
完全體現(xiàn)了一個挨打要立正的形象,哪怕是跪在地上,那腰板也是直挺挺的。
“既然知罪,那就好辦了。”帝辛點了點頭。
命令道:“左右,將蘇護推出午門斬首?!?/p>
帝辛此言一出,肉眼可見蘇護眼中浮現(xiàn)錯愕。
旋即,一老頭走了出來說道:“啟奏陛下,臣有本要奏?!?/p>
“哦!是丞相??!你有何本要奏?”帝辛看了一眼,知道是首相商容。
殷商后期不少官員投靠西周,可這位歷經三朝的老丞相卻早早就撞死在這九間殿上。
是后世少數(shù)真正受人尊敬的忠臣,也是原身最對不起的一個老臣了。
“啟奏陛下,蘇護造反理當斬首,可兵伐冀州時,西伯侯為了避免生靈涂炭,曾上奏朝廷,勸降蘇護?!?/p>
“當時陛下在氣頭上,沒有看西伯侯的奏折,可如今,蘇護迷途知返,愿送女入宮?!?/p>
“臣以為,陛下因其不愿送女入宮而遷怒于他,而今蘇護協(xié)女請罪,陛下若還是要殺他,多少有些違背了本意?!?/p>
“請陛下看在蘇護素有軍功,饒他一命,也好讓天下諸侯明白陛下的仁德?!?/p>
看著商容,帝辛陷入了沉思。
商容是忠臣沒錯,可越是忠臣就越是懂得如何讓帝王為難。
帝辛看向姬昌,面無表情地問道:“西伯侯,首相所言,是否屬實?”
聽到帝辛在叫,姬昌當即走了出來,恭恭敬敬地回稟道:“稟陛下,臣確實進過本?!?/p>
“臣愿以身家性命替蘇侯擔保,請陛下網開一面,看在蘇侯亦曾為大商立下汗馬功勞,饒他一命?!?/p>
“哦!愿以身家性命擔保?”帝辛饒有興趣地笑道:“那孤就成全你?!?/p>
“來?。⑻K護和姬昌一起推出午門斬首?!?/p>
隨著帝辛一聲令下,殿外侍衛(wèi)當即就要拿下二人。
此舉令得殿內百官猝不及防,更是讓那八十一位還未歸國的諸侯心驚肉跳。
生怕帝辛一個不高興將他們也給殺了,雖說他們一死封地內必將起兵報仇,可人都死了,報仇還有什么用呢?
“陛下,萬萬不可!萬萬不可?。 ?/p>
“陛下,西伯侯可是忠臣,殺不得殺不得?。 ?/p>
“望陛下三思,不可濫殺忠臣啊!”
.........
一時間,文武百官紛紛勸諫。
“昏君,你殺蘇護尚有理由,可西伯侯剛為大商平定冀州叛亂,你不封賞也就罷了,還要殺他,你此舉與夏桀有何異?”
此起彼伏的求情聲中,一個怒罵的聲音瞬間壓過眾人。
帝辛看去,正是先前第一個說要將蘇護斬首的上大夫楊任。
這楊任跟姬昌很熟嗎?
為了他不惜當面罵自己是昏君。
可楊任又哪里知道,帝辛就是要天下人都覺得他是個昏君,是個大大的昏君。
不管女媧宮事件,是原身**熏心還是被花唄圣人暗算,在那幾位圣人的劇本里。
他帝辛就該是一個昏君,一個被蘇妲己迷得神魂顛倒,并在蘇妲己的蠱惑下自掘墳墓的昏君。
若是他沒有按照他們的劇本走,誰也說不好會不會有第二次女媧宮事件。
所以,在有掀桌子的資本前,他得做一個昏君,暗中積蓄力量。
不過,昏君也有昏君的好處。
有昏君的標簽在,他可以搞很多事情。
昏君做事不需要解釋,昏君二字就是最好的解釋,人們會自動用昏君這個標簽來將許多無法理解的事強行合理化。
“陛下,您要殺西伯侯,至少得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吧?”
“東西南北四大伯侯、八十一位侯爵都在九間殿上,陛下若是無端斬首西伯侯,怕是要令天下諸侯寒心?!?/p>
“屆時,天下動蕩民不聊生??!”
見百官的勸說和指責謾罵都無法動搖帝辛的心意,皇叔比干就差明著說那么多諸侯在場,一旦殺了姬昌怕是會有很多人起兵造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