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廣袤無垠的異世大陸,東方的萊國與西方的慶國宛如兩顆并立于世的璀璨星辰,
彼此對峙長達百年之久,雙方實力難分伯仲。兩國之外,草原上的胡人如同惡狼般虎視眈眈,
三方勢力相互制衡,形成了一種微妙而又緊張的局勢。慶國的衛(wèi)國公府,一門忠烈,
世代皆為慶國征戰(zhàn)沙場,立下赫赫戰(zhàn)功。顧奕辰,作為衛(wèi)國公的獨子,
自出生起便肩負著家族的榮耀與使命。自幼,他便承蒙當今皇帝賜婚,
與公主慕傾顏一同成長,兩人可謂是青梅竹馬。歲月悠悠,公主出落得愈發(fā)美麗動人,
如春日綻放的繁花,嬌艷欲滴。而兩人的感情,也在日復一日的朝夕相伴中愈發(fā)深厚,
恰似醇酒,愈陳愈香。情竇初開的慕傾顏,心中早已篤定,此生非顧奕辰不嫁,這份深情,
如同磐石般堅定不移。然而,命運的軌跡總是無常。慶國皇帝的皇子們大多命運坎坷,
早早夭折,即便成年的兩位皇子,也先后離他而去。這一連串沉重的打擊,
讓皇帝的身體每況愈下,仿佛一盞即將油盡燈枯的燭火。在經(jīng)過深思熟慮后,皇帝最終下旨,
立慕傾顏為皇太女。慕傾顏乃皇后所出,身為嫡女,身份尊貴無比。在老皇帝駕崩之后,
她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,君臨天下。初登大寶的慕傾顏,
與顧奕辰之間仍保持著往昔的親密無間。一日,顧奕辰接到女帝的詔令,即刻入宮覲見。
踏入那莊嚴肅穆的宮殿,他毫不猶豫地當即跪地,
聲音洪亮且恭敬地參拜道:“微臣參見女帝陛下!”慕傾顏神色略顯冷淡,
輕輕吐出二字:“平身?!彪S后,她目光掃向殿內(nèi)的宦官和宮女,吩咐道:“全都出去。
”待眾人悄然退下,原本端坐在龍椅上的慕傾顏,瞬間如歡快的小鳥般輕盈地小跑過來,
雙手親昵地摟住顧奕辰的臂膀,整個人依偎在他身旁,那模樣,
一如往昔兩人相處時的甜蜜模樣,仿佛時光從未改變,
她仿佛依舊還是那個跟著他屁股后頭的小公主。但不知從何時起,
女帝對顧奕辰的態(tài)度悄然發(fā)生了變化,逐漸變得冷淡起來。恰逢此時,
萊國的邊將在邊境制造事端,引得草原胡人也蠢蠢欲動,妄圖趁機分一杯羹。
衛(wèi)國公當機立斷,親自率軍迎擊,成功擊退胡人。然而,在與敵國后續(xù)的激烈廝殺中,
不幸壯烈戰(zhàn)死。顧奕辰悲痛萬分,繼承國公之位后,他率領父親的舊部,
憑借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無畏的勇氣,成功擊退敵國來犯之敵。本應是凱旋而歸的榮耀時刻,
可他卻聽聞女帝身邊多了一名俊秀少年。這名少年自稱是從敵國逃難而來,
聲淚俱下地訴說著父親遭貪官污吏陷害,家中親人無一幸免,皆受迫害,
如今只剩他孤零零一人。那日,女帝外出狩獵,“碰巧”遇到了他,一時疏忽,
險些將其誤殺。聽聞少年這般悲慘遭遇,又見其容貌俊秀,宛如春日初綻的桃李,
女帝心中不禁涌起憐憫之情,便將他帶回宮中,安置在自己左右。自那以后,
女帝對這少年幾乎是言聽計從,事事依從,而對顧奕辰,卻越發(fā)表現(xiàn)出不耐之色。
顧奕辰心中頓生疑慮,懷疑這少年動機不純。于是,他暗中派人展開調(diào)查。
在一次入宮覲見時,他神情嚴肅,向女帝直言:“陛下,這少年絕非善類,他心懷不軌,
正是他出現(xiàn)后攪得朝堂烏煙瘴氣,混亂不堪……”話剛說到一半,那少年竟仿佛聽到了一般,
悠悠然走了出來,臉上掛著一抹陰陽怪氣的笑容,說道:“衛(wèi)國公,在背后說人壞話,
似乎不太好吧!”顧奕辰面色一凜,目光如炬,嚴肅道:“你來歷不明,卻在宮中肆意妄為,
蠱惑女帝,擾亂朝綱,究竟有何居心?今日,你必須給陛下和滿朝文武一個交代!
”少年卻只是冷笑一聲,不以為然道:“不過是你嫉妒我得女帝青睞罷了,
何必在此惺惺作態(tài)。”慕傾顏竟偏袒少年,柳眉倒豎,斥責顧奕辰:“夠了!無憑無據(jù),
休要污蔑于他!奕辰,你莫要再無理取鬧?!鳖欈瘸叫闹幸魂嚧掏?,滿心的失望與無奈,
心灰意冷到了極點。而那少年張易之,敏銳地察覺到顧奕辰對自己的威脅,
便在女帝耳邊進讒言,妄圖收回顧奕辰的兵權。沒過多久,一隊禁軍在一名宦官的帶領下,
氣勢洶洶地來到顧奕辰府上。那宦官一臉的輕蔑,鼻孔朝天,展開圣旨,
尖著嗓子宣讀:“女帝昭曰:衛(wèi)國公顧奕辰,雖有戰(zhàn)功,但近來行為多有不檢,
朕念及往日情分,特收回其兵權,望其能閉門思過,反省自身。欽此!
”這宦官足足等了半柱香的時間才說∶“接旨吧!衛(wèi)國公”來之前他特意受到張易之的叮囑,
要為難一番顧奕辰,如今,張易之是女帝身邊的紅人,他自然想要討好。
顧奕辰心中滿是不甘,雙手緊握拳頭,關節(jié)都因用力而泛白,可圣命難違,他只能緩緩跪下,
咬著牙領旨,而后交出兵權。那宦官收起圣旨,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冷笑,瞥了顧奕辰一眼,
便帶著禁軍揚長而去。女帝收回顧奕辰兵權后,轉手就交給了張易之掌管。張易之得了兵權,
在軍營中愈發(fā)囂張跋扈,行事肆無忌憚。他排除異己,大肆培植自己的親信,
只要有將士不順他意,動輒便要挨軍棍、受鞭刑。那些士卒們不堪忍受他的殘暴,
紛紛脫離軍營。軍中將領們義憤填膺,私下里一同來找顧奕辰做主。顧奕辰面色凝重,
沉思片刻后,緩緩說道:“諸位暫且忍耐,此事萬萬不可沖動。”將領們滿臉疑惑,
卻出于對顧奕辰的絕對信任,雖滿心不甘,卻也只能暫且退下。即便如此,
張易之仍對顧奕辰放心不下,生怕他日后會對自己不利。于是,
他暗中派人在夜晚刺殺顧奕辰,并縱火焚燒國公府。熊熊大火沖天而起,照亮了整個夜空,
仿佛要將一切都吞噬殆盡。女帝得知此事后,心中雖有疑慮,可派人調(diào)查時,
現(xiàn)場已被大火燒得面目全非,只剩一些殘骸。在一具焦尸身上,
發(fā)現(xiàn)了顧奕辰平時隨身攜帶的玉佩。女帝得知后,也只能不了了之,下令封閉國公府的廢墟。
所有人都認定顧奕辰已死,張易之更是深信不疑,心中暗自得意,以為從此再無后顧之憂。
自縱火事件后,女帝在張易之的不斷鼓動下,越發(fā)沉迷于享樂。她先是擴充皇宮,大興土木,
耗費無數(shù)人力物力,只為營造更加奢華的宮殿;又修建先帝雕塑,雕塑高達36丈,
全身上下全部用黃金打造,美其名曰是女帝以表孝心,
實則不過是勞民傷財;還有為了能及時品嘗到南方新鮮的水果,不惜修建快速貢道,
專門用于運輸水果。她整日躲在深宮之中,貪圖享受,對朝政不聞不問。這一系列行徑,
使得國力民力被大量空耗,百姓們苦不堪言,怨聲載道。時光匆匆,兩年后,
萊國終于按捺不住野心,出動三十萬大軍,精銳盡出,妄圖一舉覆滅慶國。
萊國軍隊一路勢如破竹,如狂風掃落葉般連破慶國二十多座城池,直逼京城而來。消息傳來,
女帝驚慌失措,神色慌亂,猶如熱鍋上的螞蟻。她急忙任命張易之為大將軍,令其率軍抵擋。
張易之領命出征后,慕傾顏在宮中日夜憂心忡忡,焦急地盼望捷報傳來。一日,
一名信使匆匆趕來,帶來急報:張易之大敗,萊國軍隊已將京城團團包圍。女帝聽聞此言,
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,身子搖晃了一下,險些摔倒。她忙抓住身旁宦官的手臂,
急切地問道:“張易之何在?”宦官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地回稟:“大將軍已進城,正在接管城防,
還派人來說京城守城將士不夠,希望陛下您將皇宮禁衛(wèi)軍的兵符交出,
調(diào)動禁軍前去拱衛(wèi)城防,以此支撐到各地勤王大軍趕到。”女帝此時已亂了分寸,不疑有他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