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氏捧著那兩個雞蛋,在門口站了很久,最后還是化為一聲輕輕的嘆息,轉(zhuǎn)身進了屋。
之后一連好幾天,沈家大院都維持著一種詭異的平靜。
飯桌上,二房和三房的人雖然還是不怎么說話,但至少沒再指桑罵槐。
老太太分飯時,也會有意無意地多給長房的碗里添一勺菜湯。
這都是沈青石那一句話的功勞,可這種靠以毒攻毒換來的平衡,脆弱得就像一層薄冰,隨時可能被新的火藥桶引爆。
這天下午,吳氏從娘家回來,腳下生風,臉上掛著藏不住的得意。
拉著沈文彬的手像是炫耀一件寶貝似的在院子里轉(zhuǎn)了一圈。
沈文彬的腳上換上了一雙嶄新的、靛藍色的布鞋,鞋底厚實,鞋面上還用黑線納著簡單的祥云紋,在這滿是泥土的院子里扎眼得不行。
正在院里的大木盆旁吭哧吭哧洗衣服的張氏眼尖,一下子就瞅見了。
搓衣服的動作一頓,抬起頭,目光在那雙新鞋上停留了片刻,然后又掃了一眼自家兒子腳上那雙快磨破了洞的舊鞋。
前幾天飯桌上的憋屈,三房家的不勞而獲。
所有新仇舊恨,一下子全涌上了心頭。
直接找三房的茬?
不行,鞋是人家娘家給的,占不著理。
張氏眼珠子一轉(zhuǎn),計上心來,重重地將手里的濕衣服往搓衣板上一摔,發(fā)出的聲音成功吸引了院里所有人的注意。
然后,張氏扯著嗓子就沖自家屋里喊:
“虎子,你個小兔崽子,給我滾出來,娘看看你的鞋。”
沈?qū)毶秸妹迷谖堇锿?,被吼得一哆嗦,不情不愿地蹭了出來?/p>
張氏一把拉過沈?qū)毶?,指著他的鞋,聲音拔得老高?/p>
“哎喲,我的老天爺,這鞋底都快磨穿了,你爹天天往鎮(zhèn)上跑,也不知道給你扯塊布做雙新鞋,真是沒出息的爹養(yǎng)了個沒出息的種?!?/p>
“你看看人家文哥兒,人家的外婆家就是疼外孫,咱們家是沒那個命喲?!?/p>
張氏這番話說得又快又響,明著是在罵自己兒子和丈夫,實際上句句都像鞭子抽在三房和沈家所有人的臉上。
說完,張氏似乎還覺得不過癮,眼神又一瞟,落在了正在院角幫著劈柴的沈青石身上,故意拔高了聲音:
“再看看石頭,腳上穿的還是去年做的,都小了,腳指頭都快頂出來了,這孩子也是個可憐的,爹娘老實,受了委屈也只會悶頭干活?!?/p>
好家伙,這一通指桑罵槐,瞬間就把一雙鞋的小事上升到了沈家男人沒本事,虧待了自家孩子的高度。
還順手把長房給拉進了受害者同盟,把自己擺在了為全家孩子鳴不平的正義使者位置上。
吳氏的臉當場就掛不住了,她本想炫耀,結(jié)果倒成了被攻擊的靶子,氣得渾身發(fā)抖:
“二嫂你少在這里陰陽怪氣,我娘家給我兒子做雙鞋礙著你什么事了。”
“是沒礙著我,可你別忘了,你兒子吃的穿的哪樣不是公中出的錢?哪樣不是我們家大奎和大哥辛辛苦苦掙來的?如今我兒子鞋子破了沒得穿,你倒好意思在這兒顯擺?”
張氏戰(zhàn)斗力全開,得理不饒人。
“你……”
兩房女人,瞬間又吵作一團。
沈青石停下手里劈柴的活,看著院里這亂糟糟的一幕,眼珠子滴溜溜的轉(zhuǎn)。
沈青石早就對這個封閉的小山村感到厭煩。
自從來到這個世界,沈青石的活動范圍,還沒出過這個小村莊。
而今天,就是最好的由頭,沈青石的目光在院子里掃了一圈,看到父親沈大山正蹲在墻角,滿臉都是尷尬和無奈。
沈青石心里有了主意,小跑著沖到了父親面前,在沈大山詫異的目光中把自己那雙破了個洞、露出大腳趾的鞋子故意往前伸了伸。
然后,沈青石抬起頭,故意大聲的說道:“爹,咱別讓家里為難了,我不要新鞋?!?/p>
這句話,讓沈大山的心里一酸。
沈青石繼續(xù)說道,“我聽村口的王二叔說,鎮(zhèn)上趕集有賣納鞋底用的粗麻線,可結(jié)實了,一文錢就能買一大把,咱們用那個就行,你下次去鎮(zhèn)上,帶我一起去唄?”
沈青石見父親沒說話,又趕緊補充:
“我人小眼睛尖,一定能挑出最好的麻線,還能跟老板砍價,保證不被多要一個子兒,爹,你就帶我去嘛?!?/p>
這一番話,聲音不大,但每個字,都清清楚楚地鉆進了在場所有人的耳朵里。
這話說得太有水平了,對沈大山來說,這是兒子在給他找面子,是體貼,是懂事。
對正在吵架的張氏來說,人家長房都主動說不要新鞋了,還提出了一個花一文錢解決問題的法子,要是再鬧下去,就顯得太不講理了。
而對一直冷著臉坐在堂屋門口的沈老頭來說,這番話的意義就更不一樣了。
沈老頭聽到的不是一個孫子在哭鬧著索要東西,而是一個懂得勤儉持家、知道開源節(jié)流、甚至還曉得要砍價的孫子在真心實意地為這個家想辦法。
這和只會張口要錢讀書的孫子沈文彬,兩人展現(xiàn)出了完全不同的生存價值。
沈老頭猛地吸了一口煙,站起身走到院子中央,用手里的銅頭煙袋鍋,“梆梆”地敲了兩下旁邊的水缸。
這聲音比任何吼叫都管用,院子里的爭吵聲戛然而止。
沈老頭沒有理會還在互相瞪眼的兩個兒媳婦,目光越過眾人,直接落在了小孫子沈青石的身上。
“就這么辦?!?/p>
沈老頭沉聲說道,然后轉(zhuǎn)向沈大山,做出了最終的決定:
“大山,明兒你帶著石頭去鎮(zhèn)上,不僅要買麻線,再扯幾尺結(jié)實的粗布回來,給家里的孩子一人做一雙新鞋,錢從公中出?!?/p>
這話一出,張氏愣住了,鬧了半天,本來只想逼三房難堪,沒想到最后自家兒子也得了一雙新鞋,一時間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繼續(xù)生氣。
吳氏也傻眼了,這算怎么回事?
這雙新鞋,不僅沒讓她炫耀成功,還成了集體消費的導火索。
只有沈青石,低著頭,嘴角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。
“第一步,成功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