付秋竹今天下班早,去市場買了幾根大腿骨。
家里的毛孩子正長身體,前些天半夜腿抽筋,疼的睡不著覺,去醫(yī)院一檢查,醫(yī)生說是缺鈣,家里得做些有營養(yǎng)的吃的給孩子補(bǔ)一補(bǔ),正好今天賣肉的老熊那里還剩了些豬大腿骨,買回來燉湯最合適。
付秋竹叫住了下班回來的沈晏珩,“晏珩,去把骨頭剁了,晚上燉蘿卜湯?!?/p>
沈晏珩依言接過了骨頭,讓沈朝陽去房間里把斧子和木頭墩子拿出來。
沈朝陽聽到老媽說晚上能喝肉湯了,高興的跟什么似的,跑的飛快。
沈晏珩從井里按壓了些水出來,準(zhǔn)備過會兒洗骨頭洗菜,聽到他媽付秋竹嘀咕道,“這骨頭上都沒二兩肉,還賣我這么貴,這老熊做生意是越來越不行了……唉,老沈,家里這搟面杖去哪里了……”
現(xiàn)在家里不經(jīng)常吃細(xì)糧,不怎么用得上搟面杖,不知道放哪里去了。
“好像在櫥柜下面……不在就是在柜子里……”
院子里,沈朝陽拿著斧頭和木頭墩子一出來,就遞給了沈晏珩,接著蹲在旁邊,指著骨頭中間,“哥,朝這里砍,砍這里最容易斷……”
沈晏珩試了試斧子,覺得斧頭把子好像有些松了,看了看沈朝陽,說道,“……你讓開點,別靠我太近。”
沈朝陽聽到后往旁邊挪了兩三步,繼續(xù)目光灼灼的盯著沈晏珩。
卻沒想到沈晏珩用斧頭砍骨頭時出了意外,骨頭還沒砍斷,斧頭卻飛了出去,只剩個木頭在手里。
斧頭貼著沈朝陽的腦門旁邊飛了過去,差點劈到沈朝陽腦袋上,把沈朝陽嚇出了一身冷汗,真要是劈到了沈朝陽腦袋上,不死也得殘。
沈朝陽,“哥……哥,有話好好說,咱們可是親兄弟……”
沈晏珩:“……”
他真不是故意的。
“……不是讓你躲旁邊,誰讓你不聽的,這木頭把子松了,得換新的?!?/p>
于是沈晏珩這天下班之后,去了一趟寧遠(yuǎn)家。因為寧家有一顆槐樹,因為寧家這一代的孩子婚事一直不太順,寧家長輩覺得可能是因為家里的庭院里有顆槐樹,擋了風(fēng)水,不太好,準(zhǔn)備把樹砍了,種上桃樹或者棗樹,砍了的槐木正好還可以做些家具和趁手工具。
沈晏珩聽說后便也準(zhǔn)備去找一找粗細(xì)適中又直的分枝,重新做斧頭把子。
沈晏珩花了半個多小時終于做好了,拒絕了寧家留他吃飯的提議,拿著新做好的斧頭準(zhǔn)備順路去郵電局給下鄉(xiāng)的二哥寄點錢票。
這天趙云疏下班早,奶奶徐蓉讓她幫著給一個老朋友寄點東西,趙云疏拿著一小包包裹到了郵局。
這時候王蘭花還沒下班,郵局里到處都是人,畢竟這時候的郵局并不多,他們這一片區(qū)就這一個郵局,有來給下鄉(xiāng)的孩子寄送行李物品的,有著急給遠(yuǎn)方工作的親人寄信打電話寫電報的,還有并不著急,但是還是排隊等著買郵票、信紙的。
趙云疏這也是第一次來這里,一進(jìn)郵電所大門,就瞧見里面青磚鋪地,打掃的干干凈凈。
柜臺后面好些個穿著墨綠色工作服的人,有忙碌的腳打后腦勺的,也有并不著急,像是看不見他面前排著的長隊似的,慢悠悠的遞信紙、辦業(yè)務(wù),甚至還有空閑去旁邊抽了根煙。
排隊的人便不再死磕這一排隊伍,排旁邊去了。
趙云疏懶得排隊,干脆就在這里等王蘭花下班,過會兒就讓王蘭花幫著給寄一下。
她去了旁邊放報刊架子的地方,那里面放著的東西,全是可以隨便看的。
趙云疏瞧了瞧,都是最近幾期的報紙,不止有本省的,還有外省的。如今了解信息的渠道非常非常的少,想要知道外面發(fā)生了什么事,報紙是必不可少的渠道之一。
看完了兩份報紙,正想著要不要主動去找找王蘭花,就聽到旁邊喧鬧了起來。
趙云疏也是個愛湊熱鬧的性子,當(dāng)即就主動湊了過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