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知魏忠賢被稱為九千歲,但實則這個說法并不準確。
因為正確的叫法是,九千九百歲爺爺。
而他最夸張的事不是貪贓枉法掌控朝堂,而是修建生祠。
不是一地也不是一人,而是整個大明全部都在修建魏忠賢的生祠。
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巡撫潘汝楨,他將魏忠賢的生祠建到岳飛廟的旁邊,且更高更恢弘。
薊遼總督閻明泰更是在薊州,密云,昌平,通州,涿州,河間以及保定等地連建七座。
最離譜的是江西巡撫,直接拆了圣人朱熹的祠堂改建魏忠賢生祠。
更夸張的是,就連鳳陽朱家皇族的祖墳邊上都有魏忠賢的生祠一座。
這事就連袁崇煥都干過,在寧遠給魏忠賢建了一座生祠,還請旨天啟賜名懋德祠。
這樣的事天啟都知道,但他裝作不知道甚至暗中推波助瀾。
更是在他的默許和引導下,魏忠賢修著了《從信鴻編》,后來改名為三朝要典欲要借此稱圣取代孔孟。
三朝要典里的內(nèi)容就是垃圾,但關(guān)鍵也就在這,因為其中記載了明朝三大案里的梃擊,紅丸以及移宮三大案。
每一項都涉及皇帝,每一條都直指朝臣東林。
這是魏忠賢被人津津樂道的地方,也是彰顯其權(quán)勢滔天的佐證。
但這一切的始作俑者,是天啟。
皇帝最大的忌諱就是虐殺忠臣良將,但有些人卻不得不死,所以他豢養(yǎng)出了魏忠賢這個惡奴。
天啟成功的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癡迷木工的皇帝,而魏忠賢很好用,他近乎殺光了天啟想殺的人,也干殘了東林黨更是將其余三黨全部收為義子義孫。
但同時他的結(jié)局已經(jīng)被預置好了,那無處不在甚至建到朱氏皇族祖墳的生祠,以及那部三朝要典就是鐵證。
想翻都翻不了。
全部的罪孽都被魏忠賢攬在身上,只要殺了魏忠賢天下臣民定會跪地高呼:陛下圣明!
至于客氏也是如此,奉圣夫人是天啟給的榮耀,客氏不在連飯都吃不下更是讓所有人知道對客氏的信任。
任由她霍亂后宮殘殺皇族子嗣,虐殺妃嬪也是天啟給她預置好的死法。
殺一個魏忠賢只收割民心是不夠的,皇帝不能有污點。
所以客氏就是天啟為洗掉身上污點,擺脫木匠皇帝名頭的工具。
他的布局成功了,因為他早就預置好了魏忠賢的接班人,司禮監(jiān)掌印太監(jiān)王體乾,這一點他比崇禎做的好太多。
借魏忠賢能清洗朝堂,借客氏能清理后宮。
他還年輕,到死才二十三歲,皇子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再要并不遲。
真的不遲。
而且一旦成功,嘉靖,萬歷留下的爛攤子將會被全部清空重設(shè),大明國祚再續(xù)百年真的不是夢。
天啟的心智很強也很恐怖,但他卻忽略了一點也導致最后的功虧一簣。
他小瞧了那些道貌岸然文臣的膽量和手段。
那些人居然買通了客氏,所以有了游湖落水久病不治一命嗚呼的戲碼。
他沒來得及收尾,也沒機會完成自己布局里的最后一步。
因為他死了。
崇禎合上手里的東西心中感嘆。
這才是真正的帝王心術(shù),這才是朱元璋子孫該有的強大。
“魏忠賢可知內(nèi)情?”
王體乾聞言躬身:“回陛下,魏忠賢并不知情,因為那些人答應(yīng)客氏事成之后其子可坐魏忠賢之位。”
崇禎微微點頭:“看住客氏,不準她和外界有任何往來?!?/p>
略微思忖了一下再次開口:“派人去江西奉新秘密尋找一個叫宋應(yīng)星的舉人,找到后秘密帶來見朕?!?/p>
“另外派人去福建長樂尋找一個叫陳振龍的人,若其不在將其子嗣帶回?!?/p>
王體乾聞言一愣,因為這個兩個人的名字他都沒聽過,更搞不清為何陛下會知道這兩個人,更不明白為何要帶這二人進京。
但見陛下微微擺手,只得退出寢殿前去安排。
待王體乾離去后,崇禎看著手里的東西微微搖頭。
天啟,是個狠人。
而且心思和太祖朱元璋如出一轍。
洪武時期的郭桓案,六部侍郎以下的官員全被干掉,總共殺了三萬多人,最后就連主審郭桓案的吳庸也被干掉了。
而原因就是覺得官員不行,換一批。
何等霸氣。
天啟沒有太祖的權(quán)威和大權(quán)在握,但他的玩法卻和太祖近乎相同甚至更狠。
用魏忠賢干掉朝堂上所有黨派,隨后干掉魏忠賢就能把閹黨全部覆滅。
是不是閹黨不重要,只要他想,那些他想干掉的人就都是閹黨。
而且要的不單單是把朝堂官員全部換掉,更能借機把所有黨派士紳連根拔除。
就這手段心智是木匠皇帝?
但他要的太多了,多到只要計謀成功就會有無數(shù)人頭滾落,無數(shù)黨派家族被頃刻毀滅。
所以他失敗了,敗在了成功之前的最后一步。
崇禎看著手里的東西再次搖頭,因為他知道天啟為何會敗又敗在了哪。
太過癡迷權(quán)術(shù),也犯了和朱氏皇帝一樣的毛病。
輕視防范武將太甚。
明朝統(tǒng)兵之官大多由文臣擔任,又設(shè)宦官監(jiān)軍抑制武將,只為怕武將擁兵自重造反。
這就導致明朝武將沒事弄本書夾著走,只為顯示自己的儒將身份,實際舉筆如扛鼎,比拉屎都費勁。
但問題也隨之而來,為了顯示風度不再練兵也不再身先士卒,有失身份怕人說自己粗俗,戰(zhàn)斗力直線下降。
如明代馮夢龍就寫過這樣一個段子,戰(zhàn)場將敗突降神兵打垮敵人,武將詢神兵姓名。
答,垛神(靶場訓練射箭用的垛子)
武將:某何德何能引垛神前來助我?
垛神答:當然有恩,平日吾在靶場你不曾一箭傷我,自然要報恩助你。
雖然是段子,但也足以說明問題的根源所在。
所以沒有兵權(quán)所有的計謀都是無根浮萍,而想要讓軍隊爆發(fā)出應(yīng)有的戰(zhàn)斗力。
錢,是重中之重。
有足夠的錢就能持續(xù)打造軍隊研發(fā)火器,就能讓建奴再無前進一步的可能,就算是磨也能一點點磨死野豬皮。
有了足夠的錢就能應(yīng)對接踵而來的無盡天災,歷史上慘絕人寰的一幕幕也將不會重演。
但大明國庫空虛無比,稅收政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,所以最快搞錢的方式只有一個。
抄家。
八大晉商,朝臣,士紳,還有....宗室。
想到這崇禎微微瞇了瞇眼,既如此,那朕做個大明暴君又何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