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幕:閣樓里的“時光標本”場景一:搬家日·閣樓初見(時間:2025年3月12日,
下午3點)(地點:老城區(qū)“槐樹巷”7號閣樓)閣樓的木樓梯被行李箱壓得“咯吱”作響,
像老人咳嗽。林小滿扶著墻往上走,右手拎著的綠蘿垂下來,葉子掃過樓梯扶手的包漿,
留下一道淺綠的痕?!斑@樓有年頭了,”中介小王跟在后面,喘著氣,
“陳爺爺住了快五十年,說閣樓高,離月亮近,蘭奶奶喜歡?!毙M停在閣樓門口,
鑰匙插進鎖孔時,聽見金屬摩擦的鈍響。門“吱呀”開了,
一股混合著舊木頭、灰塵和淡淡桂花的味道涌出來——像打開了一個塵封的罐頭,
里面裝著別人的歲月。夕陽從老虎窗斜照進來,在地板上投下菱形的光斑。光斑盡頭,
立著一座半人高的老式座鐘。紅木外殼,邊角被磨得發(fā)亮,像被無數(shù)只手摸過。
鐘面蒙著層灰,但能看清琉璃鏡反射的光,像藏著片小小的星空?!斑@鐘……”小滿走過去,
指尖剛碰到玻璃罩,就看見一張泛黃的便簽,用藍黑墨水寫著:“三點十五分,
等你回來吃桂花糕?!弊舟E娟秀,末尾有個小小的“蘭”字,筆畫里帶著點俏皮的彎鉤。
“陳爺爺特意交代,鐘得留下?!毙⊥醵紫聛恚钢姷鬃?,“他說這房子是鐘的‘家’,
鐘走了,家就散了?!毙M試著晃了晃鐘擺,銅錘紋絲不動,像焊在了木架上。
鐘面指針死死釘在三點十五分,分針和時針形成一個銳角,像個沒說完的逗號?!霸缤A恕?/p>
”小王說,“十年前停的。蘭奶奶那天出門買桂花糕,走到巷口就……沒回來。
警察找了三個月,沒找到。陳爺爺說,鐘是那天下午三點十五分停的,
跟便簽上的時間一模一樣。”小滿的目光落在鐘旁邊的窗臺。那里擺著一個空瓷罐,
罐口有圈淺黃的漬,像曾裝過液體。窗臺上還有幾道淺痕,是長期放花盆留下的印子。
“蘭奶奶愛種桂花,”小王補充,“瓷罐里總插著剛摘的桂花,說聞著香,修表不容易困。
”(特寫:小滿的手指撫過瓷罐內壁,摸到一點粗糙的粉末,指尖捻了捻,是干桂花的碎屑。
)2 場景二:第一夜·閣樓的呼吸(時間:當晚11點)(地點:閣樓)小滿躺在床上,
盯著天花板上的橫梁。閣樓里很靜,能聽見自己的呼吸,
還有一種更輕的聲音——像有人用羽毛掃過耳朵,若有若無。她起身開了臺燈,
光線照亮座鐘的影子,在墻上拉得很長,像個沉默的人。她走過去,用紙巾擦鐘面的灰,
擦到便簽時,動作頓住了。便簽邊緣有個小小的缺口,像是被人用指甲輕輕撕過。
(閃回:十年前的同一天,下午3點。陳奶奶站在鐘前,把便簽貼在玻璃上,
手指在“三點十五分”的位置按了按,笑了笑:“老陳,今天的桂花糕加了新摘的糖桂花,
保準你愛吃?!保┬M打開手機備忘錄,劃掉“整理搬家行李”“聯(lián)系寬帶安裝”,
新增一條:“查‘民國三十六年 座鐘’”。她關掉臺燈,黑暗里,
座鐘的輪廓像塊浸在水里的木頭,沉得讓人心里發(fā)慌。凌晨兩點,
她被一陣輕微的“窸窣”聲吵醒。聲音來自座鐘方向。她摸出手機,打開手電筒,
光束照過去——鐘底座的木紋里,卡著半片干枯的桂花,花瓣蜷縮著,像個攥緊的拳頭。
(特寫:小滿用鑷子夾出桂花,放在手心。桂花很輕,卻像有重量,壓得她指尖發(fā)麻。
)3 場景三:鐵皮盒·時光的碎片(時間:3月15日,
周末上午)(地點:閣樓)小滿決定徹底打掃閣樓。她挪開座鐘時,發(fā)現(xiàn)地板上有個淺痕,
是鐘底座長期壓出來的,形狀像朵花。底座側面的木板有點松動,她用指甲摳了摳,
木板“啪嗒”掉了,露出一個巴掌大的暗格。暗格里藏著個鐵皮餅干盒,
印著“上海奶油餅干”的字樣,邊角銹得厲害,像從泥里挖出來的。小滿用鑰匙撬開盒蓋,
一股潮濕的紙味飄出來——里面是一沓老照片和幾封信。(特寫:最上面的照片。
1985年的夏天,陳爺爺穿著白襯衫,坐在“陳記鐘表鋪”的柜臺后,
手里拿著修表的螺絲刀,正張嘴笑。陳奶奶站在柜臺外,手里舉著塊桂花糕,往他嘴里送。
背景里,玻璃柜里擺滿了各式鐘表,墻上的日歷翻到“6月18日”。
照片背面用鉛筆寫著:“老陳修表,我搗亂,他還笑?!弊舟E和便簽上的“蘭”字一模一樣。
)小滿一張張翻照片。有他們在天安門廣場的合影(1976年,陳爺爺穿中山裝,
陳奶奶的辮子垂到腰),有鐘表鋪門口的春聯(lián)(1990年,上聯(lián)“滴答時光催手藝”,
下聯(lián)“尋常日子有蘭香”,橫批“鐘鳴家暖”),
還有一張陳奶奶單獨的照片:她坐在桂花樹下,手里捧著本《紅樓夢》,
陽光透過樹葉照在她臉上,發(fā)梢別著朵桂花,像鍍了層金。
(特寫:照片背面寫著:“2010年秋分,老陳說我看書的樣子,比書里的人好看。
”)照片下面是幾封信,信封上寫著“知遠親啟”,寄信人是“蘭”。小滿拆開最厚的一封,
信紙泛黃,字跡卻依然清晰:“老陳:今天修表鋪來了個小姑娘,
說她爺爺?shù)膽驯硎钱斈昴憬o修的,現(xiàn)在走得還準。我跟她說,你修的表,比人心還可靠。
巷口的桂花謝了,我摘了些曬干,裝在你給我的鐵皮盒里,
藏在鐘底座——你總說我藏東西的地方笨,這次你肯定找不到。對了,下周三是你生日,
我定了兩盒桂花糕,三點十五分,你可別又在修表忘了時間。
蘭2014年10月25日”(小滿的手指撫過信末的“蘭”字,
突然想起自己母親也總在她的書本里夾便簽,寫著“記得吃早飯”“別熬夜”,
那些便簽后來都被她隨手扔了。)她把照片和信放回鐵皮盒,剛要合上,
發(fā)現(xiàn)盒底粘著個小布包。打開一看,是一小撮曬干的桂花,用藍布包著,
布角繡著個小小的“鐘”字。
4 場景四:巷口的桂花糕·被遺忘的味道(時間:3月16日,
下午2點)(地點:槐樹巷巷口“張記桂花糕”)小滿拿著陳奶奶的照片,
走進“張記桂花糕”。蒸籠冒著白汽,甜香撲面而來,像瞬間鉆進了某個被遺忘的記憶角落。
“姑娘,買糕?”店主王姐掀開蒸籠,白汽騰起來,模糊了她的臉,“剛出鍋的,熱乎著呢。
”小滿把照片遞過去:“您認識她嗎?”王姐擦了擦手,接過照片,
眼睛突然紅了:“這是蘭嫂子啊……十年了?!彼钢掌锏年惸棠?,
“她總穿這件藍布褂子,說料子軟,干活舒服。每次來買糕,都要等剛出鍋的,
說老陳牙口不好,得吃熱乎的?!蓖踅戕D身從柜臺下拿出個舊本子:“這是我媽當年記的賬,
你看——2015年3月12日,蘭嫂子買兩盒桂花糕,付了五塊錢。那天之后,
她就沒來過了。”小滿看著賬本上的字跡,突然想起閣樓座鐘停擺的日子,
正是2015年3月12日?!澳翘煜挛?,天陰沉沉的,”王姐嘆了口氣,
“蘭嫂子來的時候,還跟我媽說,老陳最近在修一只古董懷表,難修得很,
得吃塊甜糕提提神。她說完就往巷口走,我媽看著她拐過街角,就……沒再看見人了。
”小滿買了兩盒桂花糕,熱乎的紙包燙著手。她往閣樓走,路過街角時,看見一棵老槐樹,
樹干上有個小小的刻痕,像個“蘭”字的開頭。(特寫:小滿咬了口桂花糕,
甜香里帶著點澀,像回憶的味道。
)5 第二幕:鐘擺的“心跳”場景五:深夜的“咔嗒”聲(時間:3月20日,
凌晨1點)(地點:閣樓)小滿加班到深夜,拖著疲憊的身體爬上閣樓。鑰匙開門的瞬間,
她聽見屋里傳來一聲極輕的“咔嗒”——像銅器碰撞的聲音。她屏住呼吸,打開手機手電筒,
光束掃過房間,最后落在座鐘上。鐘擺依然垂著,但銅錘的角度似乎變了,像剛被人碰過。
她走過去,鼻尖貼在玻璃罩上。三點十五分的指針沒變,
但那張“等你回來吃桂花糕”的便簽,邊角卷了起來,
露出下面一點新的紙色——像是被風吹過,又像是被人用手指捻過?!坝腥藛??
”小滿輕聲問,聲音在閣樓里蕩開,撞在老虎窗上,彈回來,變成更輕的回聲。
她伸手摸了摸鐘擺,銅錘冰涼,卻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溫度。底座的暗格被她重新蓋好,
但鐵皮盒的位置好像挪了一點點,盒蓋的銹跡對著光看,有個新鮮的指紋印——不是她的,
指節(jié)比她的粗,像老人的手。(閃回:十年前的深夜,陳爺爺坐在座鐘前,
用手輕輕撫摸鐘擺,喃喃自語:“蘭啊,你說過鐘是心的影子,心不停,
鐘就不該?!赡阍趺床坏人僮咭蝗δ兀俊保┬M打開鐵皮盒,
發(fā)現(xiàn)里面的桂花布包被放在了最上面,藍布上的“鐘”字對著她,像在說什么。
她突然想起中介說,陳爺爺搬去養(yǎng)老院前,每周都回閣樓看看,坐在鐘旁邊待一會兒。
6 場景六:養(yǎng)老院的紫藤架·未說盡的話(時間:3月22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