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的氣象,遠非廬州可比。
高聳的城墻如同巨人環(huán)抱,城門口車馬如龍,守城士兵嚴格盤查著往來行人。知意混在士子隊伍中,遞上路引文書,心跳如擂鼓。
“江南臨安沈寧?”守城士兵打量著她略顯單薄的身形,“第一次來京?”
知意從容作揖:“正是。久慕京城文風,特來赴考。”
士兵將文書還給她,揮揮手:“進去吧。祝公子金榜題名?!?/p>
踏入城門的那一刻,知意恍惚了一瞬。十年前,她也是從這座城門被帶出京城,那時她還是相府千金,坐在華麗的馬車里,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。
如今歸來,已是十年之后。
墨影早已在城內安排妥當。他們住進一家不大卻干凈的客棧,離貢院不遠,方便打探消息。
“科舉還有月余,小姐可先熟悉環(huán)境?!蹦暗吐暤溃拔乙崖?lián)絡上京城的人手,相爺舊部中也有人愿暗中相助。”
知意點頭:“小心為上。父親當年樹敵眾多,未必所有人都可信?!?/p>
安頓下來后,知意開始以士子身份活動。她每日去茶樓書館,與各地來的學子交流學問,逐漸在士林中有了些許名聲。人人都知道有個江南來的沈公子,雖然年輕,卻學識淵博,見解獨到。
然而京中局勢遠比想象中復雜。
一日,知意在茶樓偶遇一群錦衣子弟,為首的竟是當朝國舅的小兒子趙璘。此人仗著姐姐是寵妃,在京城橫行霸道,無人敢惹。
“喲,這不是江南來的沈才子嗎?”趙璘搖著折扇,語帶譏諷,“聽說你文章寫得不錯,可惜啊,科舉不是光會寫文章就行的?!?/p>
知意不欲生事,起身欲走。
趙璘卻攔住去路:“急什么?本公子還沒說完呢。你們這些寒門子弟,以為讀幾本書就能翻身?笑話!這朝堂之上,講究的是門第、是人脈!”
周圍士子皆敢怒不敢言。知意面色平靜:“趙公子說的是。不過科舉取士,終究要看真才實學?!?/p>
“真才實學?”趙璘大笑,“告訴你,今科主考官是我舅舅的門生!識相的就趕緊滾回江南去,免得白費功夫!”
這話說得露骨,連他的隨從都變了臉色。知意卻從中聽出了別樣的信息——科舉尚未開始,朝中派系已經(jīng)明爭暗斗了。
當晚,她將此事告知墨影。
“趙家勢大,但并非鐵板一塊?!蹦胺治龅?,“皇帝多疑,對趙家早有忌憚。這次科舉,恐怕不只是選才,更是各派勢力博弈的戰(zhàn)場?!?/p>
知意沉思片刻:“這對我們或許是機會。亂中取利,方為上策?!?/p>
隨著考期臨近,京城氣氛越發(fā)緊張。各地士子云集,酒肆茶樓間議論紛紛,多是關于朝政時弊的討論。
“聽說邊境又吃緊了,朝廷還要加稅!” “陛下寵信趙貴妃,趙家人賣官鬻爵,無法無天!” “最可憐的是沈相爺那樣的忠臣,落得那般下場...”
每當聽到有人提及父親,知意總是心中一痛,卻又感到些許安慰——十年過去了,還有人記得父親的冤屈。
考前十天,墨影帶來一個重要消息:他在黑市上買到一份本屆科舉的考題。
“必定是有人故意泄露,想要攪亂科舉。”墨影面色凝重,“小姐千萬不能碰這些題,一旦查出,就是殺頭大罪?!?/p>
知意冷笑:“有人想陷害寒門士子?還是想借此打擊政敵?”
她仔細研究了那些考題,發(fā)現(xiàn)果然都是精心設計的一一看似普通,卻暗藏陷阱,若按題直書,很容易觸及時弊,犯下大忌。
“好毒的手段。”知意沉吟,“不過,這倒給了我一個機會?!?/p>
她連夜寫了一篇文章,不是按照泄露的題目,而是針對這些題目背后的陷阱,寫了一篇《論取士之道》,文中旁征博引,既針砭時弊,又不落人口實。
次日,她“無意”中將文章遺落在常去的茶樓。很快,“江南沈寧”的文章就在士子間傳抄開來,甚至傳到了某些官員耳中。
效果立竿見影。不過兩日,茶樓里就多了幾個形跡可疑的人,總是在打聽“沈寧”的來歷。
墨影警覺道:“小姐此舉太過冒險了!”
知意卻從容:“餌已經(jīng)撒下,就看能釣到什么魚了。”
果然,第三日黃昏,一個衣著普通的老者來到客棧,指名要見“沈公子”。
“老奴奉主人之命,特來請教沈公子幾個問題?!崩险哐哉Z恭敬,眼神卻銳利。
知意心知這是某位大人物的試探,不卑不亢地應對。老者問了幾個關于朝政的問題,知意都對答如流,既展現(xiàn)才學,又謹慎地不越雷池。
老者滿意離去,留下一句:“公子大才,必當前程無量?!?/p>
人走后,墨影從暗處現(xiàn)身:“是吏部侍郎的人。看來小姐的文章引起注意了。”
知意微笑:“吏部侍郎是清流領袖,與趙家不和。若能得他賞識,于我們有利?!?/p>
然而就在考前三日,意外發(fā)生了。
那日知意從書局返回客棧,忽覺有人跟蹤。她故意繞進小巷,卻見兩個彪形大漢堵住去路。
“沈公子,有人請你去喝茶?!逼渲幸蝗霜熜Φ馈?/p>
知意心知不妙,這些人不像官府的人,倒像是江湖打手。她悄悄握緊袖中短劍:“諸位認錯人了吧?”
“錯不了!有人出錢,要斷你一條胳膊,讓你考不成試!”大漢說著就撲上來。
知意側身躲過,短劍出鞘,直取對方手腕。她十年苦練,身手已非尋常,瞬間就放倒一人。
另一人見狀大驚,拔刀砍來。知意正要迎戰(zhàn),忽聽破空聲響起,一枚石子擊中大漢膝窩,那人慘叫倒地。
墨影如鬼魅般現(xiàn)身,臉色鐵青:“是趙璘指使的。他怕小姐威脅到他中舉的機會。”
知意擦去劍上血跡,眼神冰冷:“跳梁小丑,不足為懼。不過...”她沉吟道,“經(jīng)此一事,我們的行蹤恐怕已經(jīng)暴露。”
墨影點頭:“趙家不會善罷甘休。科舉期間,小姐務必萬分小心?!?/p>
當夜,知意久久不能入睡。她推開窗,望著遠處皇城的輪廓,那里是權力的中心,也是她復仇的終極目標。
月光下,她取出那枚刻著“明”字的玉佩。救下的那個貴婦身影浮現(xiàn)在腦海,那個看破她女兒身卻選擇沉默的女子,此刻會在京城的哪個角落?
忽然,街上傳來更夫敲梆的聲音:“天干物燥,小心火燭——”
知意關窗轉身,眼中已是一片清明。
無論前路多少險阻,科舉必須參加。這是她計劃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
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(fā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