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音未落,一個穿著水綠比甲、面容俏麗沉穩(wěn)的大丫鬟已笑著走進(jìn)來,先向趙姨娘問了安,又朝乳母這邊瞥來一眼,聲音放得柔緩:“姨娘安,太太方才起身,忽想起憐春姑娘今日滿月了,說想瞧瞧姑娘,讓抱過去呢。正巧珠大奶奶并三姑娘都在那兒伺候著,也叫姐妹們見見?!?/p>
趙姨娘忙不迭起身,臉上堆起笑:“哎喲,可是姑娘的造化!勞動彩霞姑娘跑這一趟??欤邒撸o姐兒換身鮮亮衣裳,仔細(xì)裹好了,這就抱過去!”
常嬤嬤連聲應(yīng)了,手腳麻利地尋出一件大紅色刻絲小襖換上,又用一頂軟絨虎頭帽遮住她的額發(fā),拿錦被裹嚴(yán)實了。
彩霞在一旁瞧著,笑道:“嬤嬤很是周到,這就去吧,莫讓太太久等。”
常嬤嬤抱著她,跟著彩霞出了院門,一路穿堂過院。清晨的寒風(fēng)刮在臉上,刺刺的疼。她心跳得愈發(fā)急促,榮禧堂……竟是這樣機會去?
及至一座軒峻壯麗、氣象威嚴(yán)的堂屋前,早有穿著體面的小丫鬟打起猩紅氈簾。一股暖融融的香氣夾雜著地龍的熱氣撲面而來。
屋內(nèi)開闊非常。地下鋪著光滑如鏡的金磚,正中懸著赤金九龍青地大匾,寫著“榮禧堂”三個斗大金字,落著御筆。紫檀雕螭案上設(shè)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,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,并一對十六寸高的玻璃水晶屏。兩邊一對楠木交椅,底下兩溜十六張楠木圈椅,俱蓋著玄色繡金蟒引枕坐褥。
王夫人正坐在東邊首張圈椅上,穿著家常的佛青對襟褂子,仍捻著那串佛珠。下首坐著一位年輕媳婦,容貌秀麗,眉眼間卻帶著幾分揮之不去的愁郁與恭順,正是李紈。另一側(cè)則是個年紀(jì)略小的姑娘,穿著杏子紅綾襖,青緞掐牙背心,下面水綠裙子,削肩細(xì)腰,長挑身材,鴨蛋臉面,俊眼修眉,顧盼神飛,見之忘俗,自然是賈探春。
常嬤嬤抱著她上前磕頭。
王夫人擺擺手,語氣依舊溫和:“起來吧。抱近些我瞧瞧。這孩子養(yǎng)得倒好,比洗三時又白胖了些?!?/p>
李紈與探春也湊近來看。李紈笑道:“果真齊整,瞧著是個有福氣的?!碧酱褐豢戳丝?,微微一笑,并未多言。
王夫人看她片刻,忽似想起什么,對探春道:“你瞧瞧,這眉眼,倒有幾分像你小時候。”
探春聞言,臉色幾不可察地微微一僵,隨即恢復(fù)自然,淺笑道:“太太說笑了,妹妹自是比女兒強得多。”
王夫人不置可否,轉(zhuǎn)而對常嬤嬤道:“好生養(yǎng)著,缺什么短什么,來回我?!庇仲p了一對銀鐲,便示意常嬤嬤可以抱回去了。
常嬤嬤剛應(yīng)了聲“是”,正要屈膝告退。
王夫人目光無意掃過她被錦被裹得嚴(yán)實、只露出一張小紅臉的模樣,忽又開口,聲音比方才更軟和了些,帶著一種近乎憐惜的調(diào)子:
“且慢。這天寒地凍的,難為她小小人兒走這一遭。過來,讓我再瞧瞧……憐春兒,到母親這兒來?!?/p>
最后這一聲呼喚,輕飄飄的,卻像一枚小針,猝不及防地扎進(jìn)她耳中。
常嬤嬤忙應(yīng)了,趕緊又上前兩步,小心翼翼地將襁褓往王夫人跟前遞了遞。
與此同時,賈憐春——那殼子里裝著異世魂靈的嬰孩,在腦中清晰地默念:
“簽到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