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6日,凌晨四點十五分,孫毅偉的房間沉浸在一片灰藍色的朦朧之中。窗外的天際線正泛起魚肚白,微弱的天光透過玻璃,在空氣中切割出模糊的光影。一股混合著露水與塵埃的微濕氣息在室內(nèi)流轉(zhuǎn),將黎明前的沉寂襯托得格外清晰。
他迫切地想要確認,除了自己經(jīng)歷的試煉,是否還有更多人無聲無息地踏入了相似的軌跡。
心臟在胸腔里平穩(wěn)而有力地搏動,每一次跳動都像是在催促著他。他推測家人大概率也經(jīng)歷了類似的過程,各自會拿到卡牌。
但他刻意放輕了動作,五指微微蜷起,用指關節(jié)最先觸碰到木質(zhì)門框,輕柔得如同撫摩一層易碎的薄紗,生怕驚擾了任何一位可能仍在“試煉”中的親人——他自己就是在睡夢中被那些光屑帶入新世界的,貿(mào)然喚醒別人,后果難以預料。
他必須像一道影子那樣移動。他彎腰將拖鞋整齊地碼在床邊,赤著腳,因為任何細碎的摩擦聲都可能打破這份寧靜。
他扶住床沿悄然滑下,赤腳踩上略帶粗糙感的木質(zhì)地板。一股透著夜氣的涼意從腳底緩慢滲上來,伴隨著地板輕微的、幾乎難以察覺的吱呀聲,讓他每一步都格外小心翼翼。
客廳里,中央空調(diào)持續(xù)發(fā)出低沉的運轉(zhuǎn)聲,像一位固執(zhí)的老守衛(wèi),不知疲倦地將盛夏的燥熱隔絕在外。這種恒定不變的背景噪音,至少說明電力系統(tǒng)依舊可靠。
他屏住呼吸,側耳傾聽。右耳微微抽動,捕捉到父母房間里父親沉厚的鼾聲,節(jié)奏平穩(wěn);弟弟的臥室則飄出幾句模糊不清的夢囈,音節(jié)零碎,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跳躍感,像是夢中在奔跑。
一切如常,安靜得近乎凝固,只有他自己的心跳聲在耳膜上輕輕敲擊。
他赤腳穿過客廳,目光謹慎地掃視,從玄關的鞋柜到餐桌上的果盤,一寸寸檢視每個熟悉的角落:
沙發(fā)上的靠枕微微凹陷,保持著昨夜父親看電視時倚靠的形狀;冰箱上那些彩色的磁貼排列整齊,其中一張新貼的外賣優(yōu)惠券邊角還有些卷曲。每一樣物品都保持著昨日的模樣,這種過分的常態(tài)反而讓他覺得詭異。
他用三根手指抵住書房的側滑門,極其緩慢地拉開,只帶出幾乎可以忽略的摩擦聲。隨即側身擠入,再謹慎地將門合攏。
輕微的“咔嗒”落鎖聲在萬籟俱寂的凌晨格外清晰,如同一道無形的屏障落下,將他包裹進一片私密的孤島,隔絕了外界的任何干擾。
他幾乎是撲到書桌前,指甲在空格鍵上敲出清脆一響,喚醒了睡眠中的筆記本電腦。風扇的嗡鳴聲驀地刺入這片安靜,如同一只受驚的蜂群突然騷動。屏幕亮起略顯蒼白的光,映照出他緊繃而難掩亢奮的臉龐,瞳孔里反射著跳動的像素。
屏幕上還停留著昨晚那個社交媒體論壇的頁面。他手指懸停片刻,重重按下了鍵盤上的F5鍵。
刷新!頁面如同被注入了生命,海量的信息瞬間沖刷而下。又一波剛冒出的帖子瘋狂涌現(xiàn),屏幕上的文字滾動得飛快,讓他眼球發(fā)酸,差點跟不上節(jié)奏。孫毅偉不自覺地前傾身體,貪婪地吞咽著這些剛剛誕生的“情報”,喉嚨不自覺地動了一下,仿佛這些文字能填滿某種空洞。
盡管敘述千奇百怪,但核心事實卻彼此印證:所有人都從無法解釋的“沉睡”或“試煉”中蘇醒,身邊伴有幾張卡牌,它們會融入身體,并帶來所謂的“技能”。
他持續(xù)滾動鼠標滾輪,指腹傳來滾輪齒格的細微震動,信息的碎片不斷涌現(xiàn),最終拼合成一張荒誕又無比真實的“技能圖譜”。這個發(fā)現(xiàn)讓他胃部微微收緊,一種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在蔓延。他點進那個高居熱搜榜首、蓋了數(shù)萬樓的爆帖:#卡牌#
“試煉是猜杯子。五個杯子一個球。第一個還湊合,后面簡直飛起來了,眼球發(fā)酸都跟不上!最后僅蒙對第一個…【首次幸運】這技能,寫著干啥事的第一次效果都會提升,有點意思?!?/p>
“【抽象涂鴉】加【迷惑行為】的技能組合…這算什么意思。但看看我剛隨手畫的自己(附圖:一張由狂亂線條勉強構成人形的涂鴉,正在倒立喝水),好吧,畫得還挺傳神…卡牌上就刻著一個問號?”
“新版本它真來了兄弟們,我懷著虔誠的心,顫抖的手,做足了準備。結果給了【鋼鐵膀胱】加【辟谷】。這是要讓我提前適應仙人的生活節(jié)奏啊?!?/p>
“試煉太折磨了。讓我在無邊大海里徒手開蚌,差點變成水下永久居民。一個珍珠殼都沒摸著。萬幸給了【意外收獲】,出門下樓就撿二十塊,確實很意外?!?/p>
“神技【花開頃刻】。剛對閨蜜送的那束蔫了吧唧的玫瑰花試了下,效果驚人。所有花瓣瞬間簌簌地全展開了,飽滿水潤得能掐出水來,效果直接拉滿。就是有點嚇人,發(fā)動時它枝干狂扭跟跳舞似的,現(xiàn)在直接抽條半米高,花苞還特別強勢地懟到我面前,硬是拼出個巨大的愛心。[附圖:一盆長勢堪稱群魔亂舞的玫瑰花叢,嬌艷的花朵強行排列成愛心形狀,旁邊是博主被花枝抵著額頭、一臉懵的自拍]?!?/p>
“重要發(fā)現(xiàn):卡牌可以再次從身體里引導出來。不知道能不能融合別人的技能卡。方法就是意念引導手臂上的刺青離體。”
“今晚果斷請假沒去夜班,專門測試【釣魚】技能。家附近小水塘蹲了六小時,收桿一看,整整二十斤魚獲。擱平時,五斤都算撞大運。更驚喜,技能還升級到了E級。”
“我感覺我的【生長催化】配合【霧化吸收】簡直是絕配!我用技能催生牧草,再用霧化器喂牛羊…等等,這產(chǎn)業(yè)鏈聽起來怎么有點邪門?我們是不是在創(chuàng)造一種新型生化危機?”
如同掘到金礦,人們瘋狂涌向這類展示技能升級的帖子,刷著求指教和怎么升級的回復。屏幕上的評論滾動得快如流水,讓他手指微微發(fā)麻。信息流中翻滾著相似的主題——人類像拆盲盒般展示千奇百怪的“初始技能”,沉浸在自我定位帶來的興奮與荒誕里。
國際新聞更像是雪崩現(xiàn)場,推特上#Skill#與#Card#標簽熱度飆升,瞬間沖上全球熱搜榜首。網(wǎng)絡的角落里也有理性的聲音,憂慮著“試煉充能”的問題,討論下一次試煉何時到來,是強制還是自愿,會不會引發(fā)傷亡。但這些帖子的熱度,遠不如曬技能的瘋狂。
大家的首次試煉時長也各不相同,短的像他一樣不到一天,長的則持續(xù)了整整七天。當然,眼下還無人知曉是否有人已經(jīng)開啟了第二輪試煉。在這席卷全球的網(wǎng)絡狂歡中,他靜靜佇立,任憑喧嘩沖刷,不為所動,但內(nèi)心深處一種緊迫感逐漸累積,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推動著。
他果斷關掉了喧囂的瀏覽器窗口,屏幕倏地暗了下去,書房陷入短暫的黑暗。但黑暗并未持續(xù)太久——他又點亮了屏幕,眼睛適應了光線的變化。視野中手臂上四個烙印般的圖案清晰可見,皮膚下的刺青仿佛在輕微搏動。
他集中意念,嘗試引導那個代表【看破】的刺青離開身體。一種奇特的剝離感傳來,像是從皮膚下層抽出一張薄紙,那圖案漸漸剝離,在他掌心凝成一張輕薄的卡片,觸感光滑卻帶著體溫般的暖意。
他嘗試查看技能信息——卻發(fā)現(xiàn),一旦離體,那些關于技能的詳細說明和熟練度的概念竟全都消失了。實體卡牌上只能看到最基礎的信息。他眉頭微蹙,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卡片邊緣。一個關鍵的疑問浮現(xiàn)出來:只有當卡牌融入體內(nèi)時,他才能像讀取內(nèi)置數(shù)據(jù)庫一樣,實時感知所有文字與狀態(tài)信息。離體之后,這張卡牌就變成了一幅只能觀看的靜物畫,毫無生氣。
亟待解答的問題密密麻麻地涌了上來,大腦飛速運轉(zhuǎn)。他推斷“熟練度”極可能就是技能升級的關鍵,而自己擁有的【看破】,無疑是洞悉這一切的最佳工具。
這次全球規(guī)模的“天啟時刻”顯然做了完美的本地化處理:中國人看到中文,外國人看到對應的外語。
沒有出現(xiàn)無法理解的外星符號或令人絕望的亂碼——這個念頭讓他短暫走了神,記憶閃回中學時代,某個死黨求助完成地理作業(yè):“上圖是___洲?”、“當?shù)刂饕f什么___語?”。幾人一合計,惡作劇地填了“鳥語”…回想起來,地理老師當時的表情相當精彩。
如此精妙的“語言兼容性”,如同游戲為所有玩家提供了無縫的新手引導。這不禁讓人懷疑:背后那神秘的力量是否刻意消除了溝通障礙,旨在讓地球上的所有智慧生命站在一個相對公平的起點上?是篩選?是進化?還是某種更高維度的觀測實驗?
迷霧一層疊著一層,無聲地壓上心頭。孫毅偉的目光最終沉淀為堅定,他知道,千頭萬緒都指向同一個答案:實踐出真知。行動,是穿透所有迷霧的唯一途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