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不再有絲毫輕視,伸手入懷,動作有些急迫地取出一卷用深青色布帛小心包裹的圖紙。布帛層層展開,露出里面一張邊緣同樣有些焦黃卷曲、繪制著繁復建筑結(jié)構(gòu)的圖譜。圖譜一角,赫然題著幾個古拙的小字——“營造法式·卷廿九”。
這正是上官敏書房里那卷孤本的摹本!顯然,上官瑾為了女兒能真正學到東西,費了不少心思,連這壓箱底的圖譜摹本都設法弄來了。
公孫弘將圖譜在石桌上小心鋪開,手指重重地點在圖譜中央那片被蟲蛀或歲月侵蝕而留下的空白處,語氣帶著一種刻意的、居高臨下的考較:“小娃娃,你且看看這里!此乃《營造法式》孤本圖譜所缺的關鍵榫卯節(jié)點!多少大匠窮盡心血亦難復原!此等天書,豈是你能窺視?你且說說,此處結(jié)構(gòu),該當如何?”
他的目光緊緊盯著上官敏,帶著審視,更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、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期盼。
上官敏的目光落在那個熟悉的空白處——正是她前幾日用焦炭補全的地方。她歪了歪小腦袋,沒有立刻回答,反而伸出小手,從自己隨身攜帶的一個小小的錦囊里,也掏出了一卷紙。那紙張明顯是嶄新的宣紙,被她小手仔細地卷著。
她踮起腳尖,費力地將自己的圖紙在公孫弘那張珍貴摹本的旁邊鋪開。
兩張圖,并排而列。
左邊,是公孫弘帶來的、價值千金的《營造法式》孤本摹本,圖譜精美,線條嚴謹,卻在關鍵處留下刺目的空白。
右邊,是上官敏那張新繪的圖紙。筆觸尚顯稚嫩,用的是普通的墨線,遠不如摹本精美。然而,就在摹本空白的位置上,這張新圖上,卻清晰地、一筆不多一筆不少地,勾勒出了一個完整的、結(jié)構(gòu)精妙的斗拱榫卯節(jié)點!每一根線條的走向,每一個轉(zhuǎn)折的角度,都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合理與和諧,仿佛它天生就該在那里!
“噗嗤——”
一聲毫不掩飾的嗤笑打破了庭院的寂靜。
公孫弘看著右邊那張童稚的涂鴉,再看看左邊圖譜上那令人扼腕的空白,只覺得一股荒謬絕倫的怒氣直沖頂門。連日趕路的疲憊、對這相府小姐嬌生慣養(yǎng)的固有成見、以及剛才九連環(huán)帶來的巨大沖擊尚未平復的混亂感,此刻盡數(shù)化為尖銳的嘲諷。
“哈!”他枯瘦的手指顫抖著,幾乎戳到上官敏新繪的圖紙上,聲音因激動而拔高,帶著金石摩擦般的刺耳,“小娃娃不知天高地厚!你可知這是何物?此乃失傳數(shù)百年的《營造法式》孤本圖譜!多少名宿皓首窮經(jīng)亦難窺其堂奧!你竟敢……竟敢在此等天書殘缺之處,信手涂鴉?畫得似是而非,簡直是……是褻瀆!是兒戲!”
他越說越氣,胸膛劇烈起伏,劇烈的咳嗽再次爆發(fā)出來,咳得撕心裂肺,枯槁的臉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紅。那根沉重的拐杖被他拄在地上,篤篤作響,仿佛在敲打著這個不知敬畏的小小狂徒。
張嬤嬤嚇得臉色發(fā)白,下意識地想上前護住上官敏,卻被上官敏一個平靜的眼神制止了。小女娃只是靜靜站著,承受著老人噴薄的怒火,黑亮的眼眸里沒有委屈,沒有害怕,只有一種近乎透明的澄澈。
等公孫弘的咳嗽稍稍平復,喘息仍粗重如牛時,上官敏才伸出小手,指向自己圖紙上補全的那個榫卯節(jié)點,聲音依舊稚嫩,卻清晰地穿透了老人的喘息:“先生,不是涂鴉。您看這里,”她的小手指精準地點在節(jié)點內(nèi)部一個極其細微的連接處,“這里少了一條線。沒有它,斗拱吃不住力,屋頂真的會塌的。”
她頓了頓,小小的眉頭微微蹙起,似乎在回憶著什么,又補充道:“就像……就像您拐杖頭上那個小機關,如果里面那根橫著的銅針斷了,它就會一直響,停不下來,對不對?”
最后那句話,如同一個晴天霹靂,轟然炸響在公孫弘耳邊!
他猛地低頭,難以置信地看向自己手中那根從不離身的拐杖。杖頭鑲嵌著一塊不起眼的暗色金屬,其內(nèi)部結(jié)構(gòu)之復雜精妙,唯有他這個制造者才一清二楚!那根維持著杖頭“叩地成律”奇特聲響頻率的、比頭發(fā)絲粗不了多少的秘制銅針,是絕對的秘密!
這小娃娃……她怎么知道?!她怎么可能知道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