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如泉水般涌出,他寫父親偷偷放在他書包里的新筆記本,寫陽臺上那支破戒的香煙,寫鐵盒里發(fā)黃的稿紙,寫火車站月臺上那個生澀的擁抱。他將這些真實細節(jié)融入一個科幻框架——在未來世界,一個年輕人發(fā)現(xiàn)父親曾是秘密抵抗組織的詩人,而自己繼承的不僅是反抗的基因,還有對文字的熱愛。
寫作過程中,程夏幾次抬頭,總能看見父親專注的目光。那一刻他忽然明白,文字不僅是逃離現(xiàn)實的工具,更是連接人心的橋梁。
時間到,程夏交上作品,手心全是汗。父親在出口處等他,什么都沒問,只是遞給他一瓶水:"辛苦了。"
成績下午就公布了。當評委宣布一等獎名單時,程夏聽到了自己的名字。他機械地走上臺,接過獎狀和獎杯,耳邊是雷鳴般的掌聲。臺下,父親舉著手機錄像,嘴角上揚的弧度前所未有的大。
頒獎結束后,一位白發(fā)評委叫住了程夏:"你的作品很特別,把科幻元素與真實情感結合得非常好。"他遞給程夏一張名片,"我是陳默,有興趣可以聯(lián)系我。"
程夏接過名片,差點驚掉下巴——陳默,著名作家,《北城往事》的作者,他文學上的偶像。
"謝謝您!"程夏激動得聲音發(fā)顫,"我讀過您所有的書!"
陳默笑了笑:"我看得出來,你的敘事方式有我的影子,但又有自己的東西。"他看了一眼站在不遠處的程父,"特別是關于父子關系的描寫,非常真實動人。"
回酒店的路上,父親異常沉默。直到進入電梯,他突然說:"陳默是我年輕時最喜歡的作家。"
程夏驚訝地看著父親:"真的?"
父親點點頭:"沒想到有一天,我的兒子能得到他的賞識。"他的聲音里有種程夏從未聽過的情緒,介于驕傲與感傷之間。
當晚,父親帶程夏去了外灘一家高檔餐廳慶祝。在黃浦江的夜景前,父親舉起酒杯:"敬你的未來。"
程夏也舉起橙汁杯:"敬我們的未來。"
父親眼中閃過一絲驚訝,隨即笑了:"好,敬我們的未來。"
回程的火車上,程夏一直翻看陳默給他的名片和筆記。父親則在看程夏的獲獎作品復印件,時不時點頭或微笑。
"程夏,"父親突然嚴肅起來,"有件事要告訴你。"他拿出一份文件,"機械廠要改制,我可能會調去西安分廠。"
程夏的心猛地一沉:"西安?那么遠?"
"如果去的話,至少三年。"父親猶豫了一下,"你媽媽會跟我一起去,但你..."
"我可以住校,"程夏迅速說,"高三了,本來就應該專心學習。"
父親搖搖頭:"我想說的是...如果你愿意,可以申請上海的大學。今天陳默的話讓我明白,你在文學上真的有天賦,不應該被埋沒。"
程夏震驚地看著父親,沒想到這個曾經撕毀他筆記本的人,現(xiàn)在竟鼓勵他追求文學夢想。
"當然,前提是高考成績達標,"父親恢復了熟悉的嚴肅語氣,"我已經聯(lián)系了李老師,回去就給你制定補習計劃。"
程夏笑了:"遵命,廠長大人。"
父親也笑了,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。窗外的風景飛速后退,程夏想起自己獲獎作品中的一句話:"父與子之間,有時需要一場漫長的旅行,才能找到彼此內心的坐標。"
他拿出手機,給林小滿發(fā)了條信息:「我贏了,還見到了陳默!有好多話要告訴你。」很快,回復來了:「就知道你能行!等你回來,我也有個消息要告訴你?!?/p>
程夏盯著這條信息,忽然有種奇怪的預感。他望向窗外,天色漸暗,玻璃上隱約映出自己和父親的倒影,兩個身影靠得很近,仿佛從未有過隔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