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,最怕的就是大喜大悲。
從剛進寢殿的無閹黨只有帝黨的心情舒暢,到接下來的情勢陡降,再到認為新帝給了自己必死的理由。
再到那認為是給自己體面的包子,魏忠賢來之前的盤算早就忘的一干二凈。
忘了自己的籌謀,忘了自己手中掌握的權(quán)力,更忘了自己和眼前新帝的處境。
所以在聽到陛下接連下的三道旨意,魏忠賢驚喜之余連忙點頭應是。
下命令代表什么?
代表皇爺不想讓自己死,代表皇爺覺得自己還有用。
還有用就不會死。
如果只是敲打一番就打發(fā)自己走了,魏忠賢一定認為皇爺只是穩(wěn)住自己而已。
但交代差事給自己事情就變得完全不同,他將會一心一意輔佐新帝證明自己的價值。
“錦衣衛(wèi)現(xiàn)在誰在統(tǒng)領?”
聽到皇爺發(fā)問,魏忠賢連忙開口回道。
“回皇爺,如今的錦衣衛(wèi)指揮使是田爾耕。”
崇禎聞言眉頭微皺:“田爾耕?”
“爾耕爾耕,有田你耕,別人種田他吃現(xiàn)成的嗎,這種人留在身邊天下百姓如何看朕?”
“換了,把錦衣衛(wèi)交給方正化?!?/p>
?。?/p>
本就一頭大汗的魏忠賢徹底愣了,皇爺,您是認真的嗎?
咱大明還沒有因名獲罪的先例,不然也不會有鄭芝龍,鄧子龍和毛文龍這樣的名字。
因為叫田爾耕就被拿掉錦衣衛(wèi)指揮使,是不是....可在看到崇禎那淡淡掃視而來的眼神,立馬點頭應是。
“奴婢遵旨?!?/p>
魏忠賢麾下最出名的就是五虎,五彪十大核心人物。
五虎是文臣,兵部尚書崔呈秀,原兵部尚書田吉,工部尚書吳淳夫,太常寺卿倪文煥,副都御史李燮(xie四聲)龍。
五彪是武官,左都督兼錦衣衛(wèi)指揮使田爾耕,錦衣衛(wèi)都指揮僉事許顯純,都督同知崔應元,右都督孫云鶴,錦衣衛(wèi)僉事楊寰。
如果是剛進寢殿之時,他絕不會輕易答應這樣的旨意,但現(xiàn)在,相比新帝的信任一個田爾耕無關緊要。
要怪,只能怪田爾耕他爹取錯名字了,你叫田吾耕不就好了。
崇禎滿意的點點頭,隨后指了指自己的雙腿,見此的魏忠賢連忙跪在地上快步上前為崇禎捶腿。
這樣的舉動對文臣來說是恥辱,但對太監(jiān)來說卻是天大的榮耀。
帝王允你近身,還有什么比這個更能說明對你的信任呢?
“這件事必須解決,放任不管就會讓言官找到借口不停發(fā)難。”
崇禎對著地上朝臣彈劾的奏章指了指,隨后對魏忠賢問道。
“如果是皇兄該如何決斷?”
魏忠賢聞言連忙低頭:“奴婢不敢妄自揣摩圣意?!?/p>
崇禎點點頭:“那就讓人去問問皇兄的意思?!?/p>
“既然楊漣和左光斗等人謀逆是許顯純審理的,那就讓他去吧?!?/p>
說完語氣依舊平淡的看向魏忠賢:“你覺得呢?”
蛤?
魏忠賢愣愣的看著有些慵懶坐在椅子里的皇爺,隨后立馬點頭。
“皇爺說的是,許顯純最了解情況,他去最合適。”
短短時間之內(nèi),五彪已去其二。
雖然許顯純是魏忠賢的絕對心腹,但此刻他心里沒有絲毫抵觸,反而對皇爺感激萬分。
因為五人墓碑記已經(jīng)開始爆發(fā),虐殺楊漣左光斗等人的真相已經(jīng)捂不住了。
更因天啟六年抓捕周順昌時,引發(fā)蘇州數(shù)萬百姓包圍官署圍攻錦衣衛(wèi)。
如果這件事持續(xù)發(fā)酵,以言官的德行最后都會扯到天啟身上,所以推出許顯純是最好的辦法,同時也是皇爺在保護自己。
這讓魏忠賢更覺皇爺對自己的器重。
“遼東戰(zhàn)局如何?”
聽聞皇爺發(fā)問,魏忠賢連忙開口回道。
“稟皇爺,自寧錦大捷后建奴便是退回老巢,只是偶有散騎游勇劫掠騷擾罷了?!?/p>
崇禎點頭:“現(xiàn)在遼東領兵者何人?”
魏忠賢躬身:“如今遼東巡撫領兵部侍郎的是高第高大人?!?/p>
這話讓崇禎的眉頭狠狠一皺。
打造了關寧防線的孫承宗步步為營,逐漸收復寧遠錦州等地穩(wěn)固防線。
但卻被閹黨所不容彈劾辭官歸家,隨后寧錦大捷后,天啟七年七月初一,袁崇煥辭官(兵部侍郎,遼東巡撫)
原因很簡單,不公和惱怒,寧錦大捷后,御史李應薦彈劾其不援錦州,還開創(chuàng)了一個新詞:暮氣。
而更大的原因在于,論功行賞時,頭功是魏忠賢,其次為監(jiān)軍太監(jiān),再其次也是太監(jiān),再再其次是閹黨顧秉謙,崔呈秀等等等,還有魏忠賢的重孫四歲,封侯爵。
而拼命的袁崇煥,官升一級,賞銀三十兩,將軍尚且如此兵卒可想而知。
接替袁崇煥的就是高第。
這個高第領軍作戰(zhàn)就是個白癡,而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棄寧遠和錦州退回關內(nèi)。
拱手將遼東之地全部讓給了皇太極,大明覆滅這個該死的東西也是出了一份力的。
“高第之才不在領軍,下旨召其回京另有他用?!?/p>
“擬旨孫承宗任兵部侍郎,命其即刻進京?!?/p>
這話讓魏忠賢的臉色一變,孫承宗之所以被貶官的原因就在魏忠賢,如果孫承宗回來定會對自己不利。
“皇爺,這孫承宗...乃是出自東林黨,若是其掌有遼東軍權(quán)怕是...”
崇禎聞言有些不耐煩的揮了揮手:“魏忠賢還沒死呢?!?/p>
這世間能說進人心坎的話從來都不是長篇大論,往往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夠了。
就比如現(xiàn)在的魏忠賢,新帝從見到他的那一刻沒說過一句招攬的話,沒有一句褒獎更沒有任何賞賜。
但僅僅這一句‘魏忠賢還沒死呢’卻讓他心中再無顧慮,因為先帝天啟就是這樣對他的。
直接,沒有任何遮掩做作。
所謂信任倚為心腹無外如是,所以這一刻的魏忠賢再無頹唐,因為新帝用實際行動打消了他所有的顧慮。
他,依然是皇帝最為信任和器重之人。
雖然新帝讓他感受到了和先帝的不同,更讓他感受到了先帝所沒有的恐怖。
但這對他來說不重要,只要讓新帝看到自己的價值和能力。
那自己的位置就牢不可破。
他依然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九千歲。